1 ) 爱似海
二战时期,德国军官凡尔奈·封·艾勃雷纳克来到法国一座小镇。由于下属的工作失误,本该安排住宿在城堡的军官,被安排住在妮安娜家中。由于法国人们对德国纳粹党的抵触,他们之间的相处最初并不愉快。甚至是抵触、抗拒。
每天晚上,爷爷看书,妮安娜织毛衣,德国军官敲门进来,他显得有点拘谨,对打扰他们的生活而感到抱歉。在最后回房休息时总不忘说一句:晚安。
后来,军官回来后会呆在小屋自言自语,他真诚地表达了对法国文化的喜欢,音乐的热爱,甚至是对法国这座城市灵魂的喜欢。
他说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雨果,罗素,莫里哀;他说法国音乐家肖邦,拉莫、古诺。他讲法国是一个让人迷恋的城市。这个城市的灵魂是任何一个民族无法剥夺。
妮安娜安静地坐在那里织毛衣,沉默,沉默;但她的大脑迫切渴望听到军官的声音。她知道,她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军官身上的学识,文化,教养所沉醉。军官每天回来,虽然每天得到的回答都是沉默,但沉默也是另一种回应。如情感暗流,在那间小屋缓缓流动。表面风平浪静,内在早已暗波汹涌。
两个民族之间的仇视,又怎能允许爱情发生。可在那间有着炉火,书籍,钢琴,照片,窗帘,钟表的屋子中。爱就这样无法控制地产生。军官静静地看着妮安娜的脸庞,妮安娜故作镇定端坐,那种微妙的爱像是冬雪,干净,纯粹,毫无利益。
摄影机在抓拍着细节:妮安娜由于紧张不小心扎破了手;军官走到窗帘处像把窗帘拉住(把这个房子已经看做自己的家);两人在白雪茫茫的街道重逢。两人先是看到对方后彼站立住,而后再走向对方。在沉默的夜晚,钟表滴滴答答的声音,不急不慢,为画面留白。军官弹奏巴赫的曲子。妮安娜站在一旁悄悄看。当军官离开时除了“晚安”,望着她说了再见,两人四目相对,妮安娜饱含深情地说了句:“再见。”
不能说的爱,隐忍的爱,惺惺相惜的爱,没有未来的爱,但终究他们在爱,他们的心灵在某一刹那曾得到彼此的安慰,交融。
这部片子,女主角只说了句:再见。对于军官而言,这已经满足。相比较我爱你,我想让你留下,再见这两个字更有着它独有的分量。那是神情,不舍,悲伤,无奈,祝福。
真正的爱不在于是否能牵起对方的手,不在于是否能拥抱,亲吻,不在于是否能用一张纸来证明。爱的意义在于在我度过江河,遇到深林,看过百态后,遇到了一个人,准确说是遇到一个心灵。这个心灵也是如此的神秘不可测,是造物者一部分。是能量彼此碰撞发出耀眼光明的时刻,是生命最深处的秘密。
我们四目相对,沉默无语,却又仿佛说了许多话。你的灵魂从此抹上一层彩虹。沉默似海的爱情就像一条幽深小道,你看不到远处是什么,但你能嗅到花香,感到一种磁场。这份被敲醒的灵魂让你感动生命对你的厚爱。你不在乎是否永恒,彼此曾经历感受过那份爱。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足以。
2 ) 海的沉默
让-皮埃尔·梅尔维尔的处女长篇,改编自1942年战时出版的法国同名小说,一位德国中尉在德国侵略法国是入住一家法国家庭,中尉每晚都会在客厅对德法两国的音乐、文化等侃侃而谈,而由于战时的对抗情绪,父女二人(侄女)始终以沉默表达抵制,随着时间推移,二人对中尉逐渐了解,而中尉也逐渐发现自己对战争的理念与其它军官的巨大不同,无奈之下被调走,临走之时女主唯一的一句“再见”,老人默默的注目都以无声胜有声的方式表达了一种禁忌的情谊。影片以一种极为压抑的方式表达了战争对人性、情感、理想、文化的践踏,简单粗暴的武力征服野蛮了人性,破碎了人情。而无论是作者在战时,还是梅尔维尔在二战刚结束不久的49年,能以这这种人性的、理性的、宏观的角度看待以及表达非暴力非报复类的反战理念是值得尊敬并且意义非常的。
3 ) 文字与镜头
文字与镜头
片名:《海的沉默》
导演:让-皮埃尔•梅尔维尔
国别/年份:法国/1949
《海的沉默》根据一个短篇小说改编。这个原著很有名,作者维尔高是午夜出版社的创始人:1941年,为了出版抵抗运动书籍,他创立了午夜出版社,并出版了这个小说。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导演(只拍过一个短片),梅尔维尔花了两年的时间修缮剧本并与原作者沟通——最后维尔高被他打动了,不仅同意了影片的拍摄,还将自己的住所作为拍摄场地。
在二战期间,一个德国军官住进了一个法国老人的乡间家里,他和他的侄女无法拒绝与对抗这个“入侵者”,只能以沉默来捍卫自身的尊严。德国军官爱慕着法国文化,他的表达法是富于诗意的:“里的天气算不了什么。法国的冬天是一个温和的季节。我们那儿的冬天才算得上冷,非常冷。树木尽是冷衫树,一座座森林挤得紧紧的,树上的积雪沉甸甸的。这里的树木纤细柔弱,上面的雪纯粹是镶的花边。我们那里的情景令人联想到一头公牛,粗壮强健,为了生存它需要它的力量。这儿却是灵魂,洞察入微的诗歌的思想。”这个谦恭有礼的,举止得度的房客甚至赢得房东的好感,令老人因为必需性的沉默而感到不安,永远在做针线活的侄女几乎从没正眼直视过这个军官,但他的话语,他的琴声明显已经让她的内心起了波澜。
然而对于维尔高来说,塑造这样一个融“仰慕者”与“侵略者”于一身的军官形象,与其说是为了体现一种人性的丰富,不如说是为了一个更简单的目的——揭露这种丰富性远不能抵一种简单粗暴的权力感。军官的巴黎之行,起点似乎是文化上的朝圣,结果却是他幽微婉转的亲法情怀那么容易地被打消了,——虽然表现得好像也颇为痛苦。但侵略者的“痛苦”毫无意义,对于被侵略者而言,所要领起的只有更强大的警惕与抵抗。
电影将第一人称的小说叙事转化为电影的话外音,形成了一种对话。在这种对话中,德国军官的声音是强势的,他有逻辑,也有感情,滔滔不绝的话语形成了一个话语场,老人的话外音显得衰老,软弱,过度有教养,他的沉默有好几次都显得难以坚持。但是他总算坚持住了,在某种程度上,侄女的沉默与他互相扶持。她的沉默是更彻底的沉默,因为她连“内心独白”都没有,只能以优美的颈部线条,以一个坚韧的站姿或坐姿,以一次偶遇与逃避,来表达她的反抗,她的期望与她的失落。对于爱情成份的极为节制的叙述,使这个电影不流于俗。
在这个电影里,有些镜头语言的修辞显得太简单了:比如用仰角度拍军官,用俯角度拍老人与侄女,灯光的运用也并不自然。但整体而言,它并不追求一种“自然”的效果,而追求一种节制中的思想与激情。在这方面的表达上,电影似乎比小说犹胜一筹。对侄女的镜头描写大多数是主观镜头,是从军官的角度出发的赞许与审美,但在电影的最后部分,在军官陈述他的痛苦决择时,是一个对侄女的正面特写。这个正面特写的强度与台词的强度形成了一种力量上的平衡,成为一种存在与对抗,她不再是一个审美对象,而在这个特写里成为“主体”。这是声画对位的一个有才华的处理,是电影语言的独特修辞。
4 ) 让人看后不忍沉默的电影
怀着对让-皮埃尔·梅尔维尔的尊敬和对法国电影风格的包容,坚持把它看完实在是不容易。当“FIN”出现,我把它毫不迟疑地将我的硬盘中删除之时,并没有感觉88分钟的片长时间被浪费了,它至少又一次加深了我对法国电影和好来瑦电影风格迥异的印象。
不过,我还真是服了法国佬,竟把电影拍成这般地不在乎。
5 ) 沉默的德国人
鲁迅先生在他的不朽作品《野草》开头这样讲:“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而久居海边熟悉大海习性的人亦都知道,世界上并无沉默之海,那偶尔的蔚蓝的沉默之下,必然是暗流汹涌。沉默与热烈、喧闹与空虚,这些形容词一旦落在人性上都会显得苍白。初看梅尔维尔的处女作《沉默之海》,自然而然会认为这是表现二战期间法国人“无言的反抗”,但细细玩味,却觉得并非如此。
二战期间,一个法国老人和她侄女相依为命,有位德国军官征用了他们房屋的一个房间。他在一个夜晚不宣而来,身着纳粹军装,导演把光线刻意打在他脸上,似乎在说,看,这是个侵略者!但他甫一张口,我看到的却分明是来自北方黑森林的贵族,尽管略带些吸血鬼般的冷酷,他的彬彬有礼让他不负名字中那个耀眼的“von”字,那正是德意志贵族后裔的标志。我们似乎习惯了诸如《辛德勒名单》或《虎口脱险》中形形色色的德军,于是对本片中这位滔滔不绝讲述他的童年、故乡、文学、古典音乐以及对法国的挚爱的德国军官颇感意外。片中的法国老人和他侄女自始至终除了结尾的“再见”外,从未给予军官以任何回应,视他如同幽灵。可军官依然葆有着一贯的尊敬,直到离开。
这个故事写于1942,拍于1949,彼时对于法国人而言,谈论二战绝非如谈论百年战争那般轻松。显然,从原著作者到梅尔维尔,他们创作这个故事都有相似的目的,即通过描述法国人沉默的反抗,来为二战中国土的沦丧和傀儡政权的成立辩护。换言之,正如大多数观众所理解的那样,“沉默之海”就是法国人民的汪洋大海,只是人民群众没有揭竿而起玉石俱焚罢了,军官也不过是马克思那句著名论断的一个脚注:“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较高文明所征服”。但倘若如此,本片就是部烂片,原著与导演也不必塑造那位简直是从19世纪穿越到20世纪的德国人了,随便刻画一下他的温文尔雅足矣,何必费尽篇章从一种统一的、全面的欧洲文化的层面来描写他呢?在我看来,沉默之海毋宁是二战的隐喻,是战争带给了欧洲巨大的沉默,而军官是海上的一叶扁舟,他抱有一种文化上的理想,希望欧洲能够以一种文明的方式统一起来,却夹在已经民族主义化了的法国人与德国人中间,两面不讨好,最终导致了他个人的悲剧。
当军官面对法国人的时候,他倾情谈论自己的理想:战前的欧洲文明已经病入膏肓,必须用一种意志力才能彻底改变现状,所以,这场战争虽然有复仇的成分(他身着军装只是因为完成父亲的遗愿),但总的目的是为了让德国与法国合为一体。这种合并是文明而非野蛮的,是文化的互补而非民族的仇恨。从此,就能将德国的粗粝和法国的优雅结合起来,用文化和爱建立一种新的欧洲文明。
我们不难看出,军官的言论中充满着瓦格纳的美学和被庸俗化了的尼采哲学,他甚至把德国和法国描述成一对男女,天真的以为战争意味着他们的结合,“我们将结合”,他一边说着德法一边看着那位一言不发的法国姑娘。观众有理由相信他的真诚,因为他甚至因为家乡的恋人恶狠狠的拔掉蚊虫的腿而不再爱她。所以,他根本不是什么被先进文化征服的人,德国文化的确比较粗犷,但与法国文化之间并无落后先进之分。他一面如数家珍般的列举从莫里哀到普鲁斯特的法国文学巨匠,又充满自豪的数出从巴赫到勃拉姆斯的德奥古典音乐家,甚至说“巴赫只能是德国的”,他有心为一种新的统一的欧洲奉献力量,且这一过程是文雅的。
他的侃侃而谈虽然没有得到法国老人和侄女言语上的一丝回应,但他们之间的肢体与眼神交流相当丰富(还能说法国人是沉默之海?),老人甚至有点喜欢上他了。不过,此时的欧洲已经不是当年至少共同统一在基督教或罗马帝国之下的欧洲了,法国人和德国人大都走向民族主义。军官眼中的法国也是理想化和概念化的,他虽然礼赞法国,却也深刻误解了法国。老人以沉默回应他还不算什么,他对法国这种理想认识的崩溃在于他满怀期待的去了巴黎,瞻仰了凯旋门上拿破仑的豪言壮语,寓目贞德“吾生负驱除尔等出法兰西之使命”的名言,意识到了法国的民族主义,摧毁了他对法国人的乐观。而这,才是他面对法国人真正的沉默。
而当军官面对其他德国人时,他发现自己遭遇了同样的命运:他本以为从元首到士兵都怀着美好的愿望进驻法国,从此实现文化上的结合、欧洲式的大同。但他耳闻特雷布林卡的杀人机器,目睹先贤祠的德军军车,听说德军在法国的禁书运动,甚至被曾经一起读诗谈艺的文艺青年讥笑为幼稚,他发现面对本族同胞也无法交流。因为德国人也有自己的民族主义。正如德国有句话“每个普鲁士农夫都是虔诚的教徒,但三个农夫关起门来就想瓜分世界”。当他失落的返回,又在车站看到了占领军处死法国人的布告,他终于领悟到曾经信心满满描述的理想已经破碎,他个人的信仰亦已坍塌。巴黎之行是影片唯一一次在室外的拍摄,老人的斗室和巴黎相比,犹如一个人的思想与世界,前者理想但封闭,后者残酷却是现实。
欧洲,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人类大同的实验室,竟然在战争中沦为屠场。归根到底,二战、奥斯维辛、特雷布林卡等等本身就说明了整个欧洲的沉默,这是文明的沉默,德意志与法兰西皆不能置身事外(影片中法国小镇的店铺里也写着犹太人禁止入内)。而军官面对本国人和异国人的宣讲都得不到回应时,沉默的冰冷将寒彻骨髓。
其实,我非常能体会军官的痛苦。从基督到孔子,从罗马帝国到中国的天下体系,东西方文明都推崇天下大同。但这种大同是文化的不是武力的,是文雅的而非野蛮的。我想,如果电影里的老人换成我,我一定会在军官轻弹巴赫那首前奏曲时招架不住,和他推心置腹乃至推杯换盏,文化是如此的势不可挡,你难道不觉得电影中贝多芬的《田园》作为背景音乐非常美吗?但最终,绝望的军官主动走向战场。在老人看来,这是他屈服了;而在我看来,这是他以死亡的沉默来回应他在世的沉默。
电影改编自维尔高同名小说,这真是名副其实的改编,从剧情到画外音乃至对白几乎只字未改。但这并非如有些观众那样认为这是一部过于刻意的改编,相反,半个世纪的时间证明是电影的不朽拯救了原著。我们勿需赘言这部电影对梅尔维尔创造性的意义,也不必津津乐道电影明晰、清楚、不拖泥带水的摄影与剪辑技巧。因为从这部电影开始,梅尔维尔也成为沉默的梅尔维尔。
刊于《看电影》2011年第6期“天地街”~
6 ) 言语变成了展现沉默的负形
《海的沉默》
因看过电影,所以可以通过视觉感受那种沉默的力量与流动的过程性,如今读文字,只能说不相上下。约瑟夫·格里杰利(Joseph Grigely)在对交流与对话做出区分时,曾将对话界定为空间中一种同步的沟通,并且认为沉默是无法转录的。格里杰利这种带有个人经验性的定义过去让我深信不疑。直到再读《海的沉默》,我完全被维尔高所描绘的那种如海一般无边无际的、弥漫在老人与侄女、建筑内部的沉默所吸引,对话或者说独白的言语就像是大海中一座座孤岛的点缀。那是一种过程性的沉默,或者说是一种音乐性。从凝重、迟缓移动与轻快的交杂、慢慢柔缓到最后“砰”的一声戛然而止,多么美妙的沉默,像是无尽的留白。语言的存在在这里更像是沉默的负形,像是建筑的墙体一样醒目,而我们真正想要表现以及使用的却是建筑的内部——沉默。
文学性大于电影性,更像是给叙述文字配上动态画面。一边是旁边形式的回忆描述,一边是不期待回答的絮絮叨叨,给人的观感并不是很好,而那些台词中的内容我更愿意去读而不是去听。选取德国军官中的异类,作为理想主义者幻梦破碎,经历残酷现实的冲击,也只能重新披上军装履行一个军人的天职——战争。
全片声画叠用(这种文学改编方法,布列松的[乡村牧师日记]从这儿来的吧!),精确俭省。知识分子/艺术家纳粹形象的始作俑者(?)。片中镜子的使用令人称道。另外有一段论述到手比脸更能表达人物情感,这简直是布列松方法的宣言啊!影片主题充满争议,二战中法德关系夹缠大量文学与艺术,同时还有爱情
宿命意味的开头,隐在黑暗中最后的再见,所有已说和未说的皆沉寂如海。
忠于原著的改编,法国人1941年10月写成的1940~1941年间的事:一个Francophilie话唠作曲家德国军官每天晚上拿文学音乐艺术往事给沉默抵抗的叔侄俩洗脑德法共荣,直到自己的天真甜梦被洋洋得意的战友们无情打碎,破灭后决定自杀式奔赴东线战场…#法式抗战小说#同期类似小说Suite Française也有电影版
这个电影才是真正的有声电影
三个人一个场景,两人默声(其中一个旁白一个只一句台词)一人独角戏。开场的广场接头,接手的行李箱打开,翻出一本书,书名即片句,翻开,一页页上是演职员表……今敏也常玩的出场形式。
这样的“爱”很容易让人想到那些日本军国主义精神大儒对“中国”的爱啊——一个德国军官脑子中的“欧洲共荣梦”?
从不想说什么,到不知说什么。法国乡村的小屋中,盛开了人类最美最悲伤最残酷的情感。巴赫的神圣音乐,普鲁斯特的似水流年,或者是雨果笔下的巴黎,不用过多言语他们就已经心灵相通。大海爱着与他一样没有尽头的天空,他们如此相似,彼此辉映,却又永不相接。战争和仇恨竖起了那道不可跨越的银河。
又一文青电影,心难在焉。泛欧洲的地缘亲近,让一个侵略者带着深深的崇拜,家园遭涂炭的法国人即使有份亲近也只能以大海般的沉默以维护国格。“想到英国最先想到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我们德国人歌德,如果说起法国会想起谁?莫里哀、拉辛、雨果?”老电影这样说话就不算掉书袋?午夜巴黎差什么。7.7
第一次在电影开头见到这样一句声明,“该片并不旨在缓和法德民族矛盾,两国关系依然问题重重”。可就在这种“禁忌”下,反而很巧妙地推演了一番信仰与人性。入侵他国的将士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如何想象上级给自己洗脑的信念,如何在明白战争均是恶行后面对自我。“美女与野兽”的关系做了一个罗曼蒂克的隐喻,他以野兽之躯热情地聊了那么多音乐与美,打动了不该被打动的她,复苏又死去的心如冷冰的艳阳,但沉默如海,无从动弹,该用哪种凄美来残酷地形容?那时德国军官聊天,说在比利时、荷兰等占领的国家,只允许技术类的法国书籍出版,文学类书籍是绝不可以的,“我们要把胸膛的毒液挤出来”。嘿,怕文学的人还真不少。四星半。#桃花岛观影团#
说起法国,第一个联想到的会是谁?伏尔泰?拉伯雷?雨果?巴尔扎克?他们像是挤在剧院门口的一群人,你不知道应该让谁先进场——安抚了我继续法语学习的信念;此片的构图、用光、运镜均是教科书级别。
对白(或者说是独白)太诗意,字幕又灾难。
没怎么看得出爱情。
爱在心头口难开
“本片无意于假装去解决法徳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由德人共犯实施的纳粹残忍暴行依然在脑海鲜活的时候是根本不可能被解决的。”……其实梅尔维尔不用提这个醒(或为避免争议?),因为他已经用剧情表达出了这层含义:影片前面四分之三的部分很像是呼应十年前雷诺阿反战经典,塑造了一位对法国历史文化充满敬意和向往的高贵敌人,其得体举止真诚态度让坚定立场沉默以对的法国叔侄二人都逐渐冰融移情暗生……可巴黎归来风向突变:文明融合法徳联姻欧洲曙光,一切都是理想主义的苍白幻影,残酷现实只有征服和毁灭!
7.5/10 从处女作便可看出梅尔维尔的才华,《海的沉默》不是一部电影,他将这一部电影拍成了一本小说,当你沉浸于由沉默引发的沉闷之中时,谁会想到日后梅尔维尔会成为一名警匪片大导?然而早就在处女作,便定下了自己一生的创作基调
莫泊桑、普鲁斯特、杜拉斯,从古至今一系列法国细腻文学以及改编电影,都是这么个入戏难入后爽的纯文学路子,毕竟把那种对”手比脸表达更丰富“的细腻文字段落诉诸观影,难度实在太大,庆幸也无需跟随技术才能进步。
处女作这完成度相当高,幽魂一样的德国兵哥的脸太有辨识度了,多话自语的男主就好像发朋友圈或广播虽然没有回应但他们都看着呢,也慢慢的了解了你。文学戏剧默片的味道很浓,翻拍版评分更高待补。梅尔维尔和御用摄影亨利笛卡同时担当剪辑比较少见。法国文化。
“像海一样的沉默能否成为一种武器,还是只是一种对命运的无奈”第一次领教了梅尔维尔的冷静,怪不得吴宇森杜琪峰如此崇拜这位新浪潮之父——梅尔维尔。很难想象这是一部几乎非专业条件下的作品。
有幸找到49年原版。现在的中国敢拍“占领区妇女爱上日本军官”?“说到文学想到法国,说到音乐想到德国,而我们正在打仗”,正当他独游向往的巴黎时,立身的信仰却备受煎烤。暗涌起的最残酷的感情,就是横亘在国家民族信仰之间。人性如斯,沉静如海,琴声如诉。